当前位置:

株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【文明篇】

来源:株洲日报 作者:沈全华 编辑:谭洪汀 2015-05-20 15:38:27
—分享—

  株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【文明篇】

  

 

  晚报义工给烈士母亲庆祝生日。

  【定义】

  文明:国之大厦

  文明就像国之大厦,凝结民族的追求,铸就国家的强盛。“观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”,正是薪火相传的文明火种,孕育了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。“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”,文明折射国家发展的境界、社会进步的状态。

  我们倡导的文明,是以道路选择、理论指引、制度建构,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,让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生态文明和制度文明有机统一;坚持开放包容的创新姿态,将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兼收并蓄。既不推崇“西方文明至上论”,也不搞“历史虚无主义”;既不妄自尊大,也不妄自菲薄。

  【践行】

  晚报义工,连续7年给烈士母亲庆生

  5月9日,母亲节前夕,烈士陈林的母亲刘建修住处来了一批“熟客”。株洲晚报义工联敬老组的义工们带着家人一起来到古桑洲,来给她庆祝生日。

  鲜花、蛋糕、礼物,一个都不少。义工的拿手好菜纷纷呈上来,鸡鸭鱼肉样样齐全。大家带着刘建修一起唱歌跳舞,一曲《小苹果》,嗨翻古桑洲。

  “我今天很开心,谢谢你们!”对晚报义工7年来的悉心关照,刘建修铭记于心。

  2008年5月,汶川地震救灾期间,她的独生子陈林因所乘直升机坠毁而牺牲。她与老伴因悲痛过度,多次住院治疗。晚报义工获悉后,纷纷来到病床前、住所中看望,帮助两位老人一点点走出丧子的伤痛。

  平时慰问陪护,节假日搞聚会,义工“儿女”让夫妻俩笑口常开。陈林所在部队专门派人送来锦旗,对义工表示感谢。在其老伴去世后,义工们对刘建修老年生活的关照更多了。

  晚报义工联是株洲志愿服务者队伍的一面旗帜。去年,他们组织各类公益活动400多次,累计奉献了21000多小时,参与人数达4900多人次。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晚报义工组织了第八届徒步湘江毅行活动,为“萤火虫公益助学基金”募集捐款23.22万元,近500名贫困儿童有了“特殊学费”。

  志愿服务,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人情冷暖。近年来,株洲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,推动学雷锋常态化。到去年底,株洲市注册志愿者已超过49万人,团队923个。从“学雷锋”到人人做好事,再到争做公民志愿者,株洲人已把学习变成了践行。

  夏昭炎,央视推介的乡贤

  退休多年,80岁高龄的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夏昭炎很忙——忙着给家乡“种文化”,发挥特长给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的乡亲们办实事。

  这段时间,他更忙了。他是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,要在各县市区巡回讲述自己的故事,鼓励更多的人老有所为、回报社会。

  “种文化”需要钱,夏昭炎的微薄积蓄不够用,他向各路学生化缘得到近10万元资金。随后,他买下闲置多年的6间百年老屋,找来泥瓦工修缮一新,建起了350平方米的图书室等文化设施。

  没有书,自己带头捐。2009年4月,他与老伴把家里的报纸、书籍搬进图书室。在多方支持下,图书室升级为农家书屋,开辟了藏书室、阅览室、读报栏,图书增加到3000多册。

  为鼓励大家读书,夏昭炎从省里弄来一批农村适用的新书作为奖励。凡是借阅图书10次的村民,奖励新书1本,每年兑现1次。他将热心村民张玉英培训成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。至今,从农家书屋借书的达2400人次。村民读书去了,打牌的现象就少多了。

  添置电视机、音响及课桌、板凳,搭建了风雨棚,以农家书屋为核心的高桥文化活动中心迅速扩容,成为村民口中的“幸福院”。

  发现村里留守儿童较多,夏昭炎发动村民办起少儿假期学校,免费给孩子们授课。他组织“酷爱读书、争当三士”活动,鼓励孩子们写读书报告,并授予他们读书小学士、小硕士和小博士称号,吸引邻村的孩子也加入进来。夏昭炎首倡并捐资设立高桥奖学基金,3年共奖励了11个大学生。

  农村文化生活缺什么,夏昭炎就补什么;父老乡亲需要什么,他就做什么。村支部书记夏耀宗对夏昭炎退休回乡“种文化”赞不绝口,称他是村民身边的“杨善洲”。

  去年,株洲日报社组织第四届“感动株洲十大人物”评选活动,夏昭炎光荣入选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《走基层·我眼中的乡贤》栏目中,他成为开篇时推出的首位乡贤。(株洲日报)

来源:株洲日报

作者:沈全华

编辑:谭洪汀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